矸石浆充填技术及其应用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25日 浏览量:51
矸石浆充填是一项旨在实现煤炭绿色开采的重要技术,它通过将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制成浆体并充填至采空区,不仅能有效处置固废,还能控制地表沉陷,可谓“变废为宝” 12。下面我用一个流程图帮你快速了解它的核心过程和带来的多重效益:
上图展示了矸石浆充填如何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资源,并同时创造多重效益。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具体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技术突破与典型实践
矸石浆充填技术在应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开采场景方面不断创新,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。
华邦集团何岗煤矿:该矿的绿色充填开采项目已稳定运行一周年。在一年内,累计充填浆体超19万立方米,处理煤矸石等固废12万吨,并因此减少耕地占用10亩,同时通过置换煤炭资源29万吨,还将矿井服务年限延长了21年1。
应对极软地层:针对内蒙古西一矿白垩系极软地层(顶板垮落快、矸石含泥量大)的挑战,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研发了 “矸石充填与灌浆防灭火一体化系统” 。该系统通过建立冒落带空隙空间的动态演化模型,精确计算充填时机和区域,并创新了高浓度粗颗粒浆体输送技术,年处理能力达50万吨,成功解决了此类地质条件下矸石处置的难题3。
置换煤柱与离层注浆:科工生态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乌兰木伦煤矿研发了 “巷柱式膏体充填置换区段煤柱工艺” 。该工艺通过维护膏体充填体巷道的稳定,将原煤柱空间转化为可充填空间,实现了采煤工作面的正常回采,破解了“采、充分离”的行业难题,煤柱矸石置换比达70%4。
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中的应用:在鄂尔多斯龙王沟煤矿的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条件下,研究采用了大颗粒矸石浆体充填技术(粒径低于3mm,浓度55%-60%),通过高位钻孔注浆或邻位钻孔注浆的方式注入采空区,实现了“系统独立、充采平行、安全高效”的矸石处置7。
未来发展方向
矸石浆充填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优化,未来可能在以下几个方向取得突破5:
碳捕获与封存(CCS)结合:探索利用矿化CO₂制备负碳浆体技术,在充填的同时固化二氧化碳,助力矿山实现“负碳”目标。
微生物矿化技术(MICP):研究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(MICP)技术的浆体重构岩层技术,有望提高充填体的强度和稳定性,更好地支撑上覆岩层。
流态化开采与资源置换:发展浆体置换难采煤体流态化开采技术,可能为一些传统方式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回收提供新思路。
重要挑战与考量
尽管矸石浆充填技术优势明显,但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2:
初始投资成本较高:单套充填设备的价格约在800-1200万元,对中小型煤矿而言初始投资压力较大。
深部开采适应性:随着开采深度增加(如超过800米),浆体容易出现离析现象,管道磨损也会加剧,对技术和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材料性能局限:例如高硫矸石可能导致充填体后期强度下降,需要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。
总结
矸石浆充填技术将煤矿固废转化为“绿色财富”,是推动煤炭开采向绿色、智能、高效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。它有效解决了矸石地面堆存带来的环境问题,减少了地表沉陷,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,并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,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。